注册
登录
当前位置:龙辰文档网>专题范文 > 对照材料 > 【写材料用典】备豫不虞,古之善教也(范文推荐)

【写材料用典】备豫不虞,古之善教也(范文推荐)

时间:2025-04-20 12:05:04 对照材料 来源:网友投稿

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【写材料用典】备豫不虞,古之善教也(范文推荐),供大家参考。

【写材料用典】备豫不虞,古之善教也(范文推荐)

【写材料用典】

【例文】'底线“原指'长方形比赛场地中短边的边线“,也指事物发生质变的临界点,一旦突破底线,事情就会发生质变。'备豫不虞,古之善教也“。底线思维的实质是一种科学的思维方法,是一种行动哲学,是推动新一轮改革发展的治理智慧。(学习时报《******强调的'底线思维“》)

【典故】出自春秋左丘明《春秋 > 左传 > 文公六年》,备豫不虞,古之善教也。求而无之,实难,过求何害?

【释义】意思是,预备好意外的事,这是古代的好教训。临时去请求而没有得到,这会遇到困难。所得虽然一时用不着,有什么害处?

【赏析】在中国历史上,'备豫不虞“是长期积淀的深邃智慧。《易经>系辞下》说'安而不忘危,存而不忘亡,治而不忘乱“,《左传》说'居安思危,思则有备,有备无患“,都提醒人们任何时候都不要认为高枕无忧。《诗经》说'战战兢兢,如临深渊,如履薄冰“,也是提醒人们要有敬畏、心存忧患,从而避免祸患,长治久安。'于安思危,危则虑安“,忧患意识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精神传统,它代表一种高尚品格,体现的是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。回望历史,先贤们始终强调'生于忧患,死于安乐“,高唱'...

全文已隐藏

(想阅读全部图文内容,您需要先登陆!)

版权所有:龙辰文档网 2010-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[龙辰文档网]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

Powered by 龙辰文档网 © All Rights Reserved.。备案号:浙ICP备2022032064号-11